65个奋斗春秋,65载风雨兼程。
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地质工作承载了资源保障和地质技术服务之责。地质实验测试工作被称之为地质工作的“眼睛”,为贵州矿产资源勘查、储量评价、开发利用提供了大量的检测数据。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地矿实验室在确保完成传统地质样品分析测试任务的同时,全面提升技术服务保障能力,拓展成为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地矿实验人勇攀高峰创佳绩,眼睛“明亮”向未来。
艰苦创业 扬帆奋进
1956年,由西南地质局化验室抽出部分职工与贵州省工业厅地勘处化验组合并,成立了贵州省地质局化验室。在那资金、物资严重紧缺的困难时期,他们仅靠简单的实验设备,有限的场地,如春燕衔泥般组建起了省地质局化验室。他们边工作边建设,克服了物资匮乏,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打下了地质实验事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翻开了贵州地质实验的创业新篇。1976年,省地质局在实验室设立实验管理处,加强了对全局各队级实验室的管理与指导,为我省地质实验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群勤劳智慧的地质实验人,拥有耐得住寂寞的心境,心甘情愿为他人做嫁衣的情怀,成为贵州地质事业的开路先锋,用辛劳和汗水浇灌了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用科技和智慧掘出了贵州高原的金山银山。
2000年属地化后,经省编委批准更名为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2004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土资源部贵阳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2022年更名为“自然资源部贵阳矿产资源检测中心”。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地矿中心实验室在矿产与自然资源调查、环境地质、农业地质等试样的分析测试以及岩石矿物鉴定、选冶试验、贵金属珠宝检测等多方面能力成为省内翘楚,奏响了一曲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华美乐章。
锐意创新 凤凰涅槃
一代又一代地质人怀着“报国之志”的理想,从地质实验开始职业和人生之路;凭借人才和技术优势,与时俱进,坚持走“科技兴室”之路,推动了实验不断创新发展。“准确检测、诚信天下,追求卓越、完善自我”,地矿实验室文化理念所营造的环境氛围就象春雨润物细无声,赋予了实验室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同时也揭示了庄严的使命和神圣的职责。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全省率先取得国家级计量认证资质以来,地矿实验室为适应地质实验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资质能力建设,相继取得国家实验室认可、中国地质调查局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资格,首批进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检测实验室名录”,不断适应地质工作新要求,业务延伸至生态环境、农业等领域,同时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技术服务。
实验室加强平台建设。2010年,“贵州省贵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的考核验收并授牌。先后成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训基地,成都理工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理工学院等院校学生实践实习基地。2018年,“贵州省贵金属及珠宝检验检测中心”和“贵州省水质检验检测中心”获批正式成立。
为充分发挥公益职能,地矿实验室积极投身地质实验的科学普及。2013年,获得“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授牌,成为贵州省首个科研实验类国土资源科普展示场所;2019年成为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获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命名。作为部、省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坚持科普进校园,科普进农村,建立了专兼职科普人员、科普志愿者等60余人的科普网络队伍,举办形式多样地球科学等科普实践活动,受众逾万人次。
历经不断锐意创新,地矿实验室这双地质找矿明亮的“眼睛”,俨然又成为贵州绿水青山美好家园的守护神。
新的梦想 展翅翱翔
2016年至今,地矿实验室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服务升级,加强与环境、农业等单位的技术交流合作,承担了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评价样品分析、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耕地障碍修复利用等项目,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奋力谋求地质实验高质量发展。
高效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贵州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及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耕调测试任务;参与多个国家标准物质研制与定值;以第一研制单位,获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1件,以第二研制单位,获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5件,填补了贵州省土壤国家标准物质研制的空白;完成的《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及可提取态标准物质研制》获省地矿局地质科技成果(地质实验类)一等奖。
主持完成了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罗甸玉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贵州省地勘基金项目《贵州省织金地区磷块岩型稀土矿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及选冶技术经济指标研究》等一批科研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在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0余篇。
承办了贵州省地质行业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地质实验员工种首次比赛,获得团体第一和个人一二三等奖。贵州省黄金珠宝检测中心发挥技术优势,为社会提供贵金属检测及珠宝玉石鉴定与评估等服务,进入人民法院资产诉讼网机构备案库,为公检法委托仲裁检验和司法鉴定提供技术支持。由实验室牵头制定的《金银珠宝玉石饰品标识规定》《天然饮用泉水》《罗甸玉》《朱砂工艺品》等多个贵州省地方标准以及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标准《罗甸玉原料分级》先后发布实施,主导编制的《多彩贵州饮用水》团体标准的实施,更是有力助推了我省饮用水产业的发展。
65年跨越发展,凝聚了地质实验人一往无前的追求;65年服务社会,凸显了地质实验人无怨无悔的奉献。呈现了从单纯的资源分析向资源环境物料分析并重,地质实验测试技术从无机分析向有机分析、形态分析,从单元素化学分析向以大型分析仪器为主的多元素同时分析,从实验室内分析向野外现场分析的拓展。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创造百姓美好生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党建引领 成果丰硕
实验室党委认真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党史教育学习效果,以独具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的建设与地质实验工作的全面覆盖、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贵州经济发展需求,带领全室职工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先后荣膺全省五一劳动奖状、全省模范职工之家,水质检测中心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多人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省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2018-2021年连续获得省地矿局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
实验室坚持地矿文化引领,传承地矿“三光荣”精神,以担当尽责精神带动全室干部职工奋力拼搏,自觉追求“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每年创新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陶冶高尚情操。在展现员工精神风采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实验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地质实验工作关系到地质找矿的成果、关系到国计民生。实验室作为技术密集型单位,其工作平凡又默默清淡,且无可替代。地矿实验人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测准每一个数据、填好每一项记录、做好每一次实验。他们不辜负伟大的时代,不辜负青春的事业。
岁月峥嵘,风雨兼程,实验室65年砥砺前行,完成了从开拓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将贯彻新“国发2号文”精神,用心血和汗水、勤奋和智慧,倾心浇灌贵州地矿事业这绿色之树;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无私奉献和明亮的“眼睛”,推动地质实验事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地质实验人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技术,让地质之光大放异彩。气冠长虹,融合万物光芒;润物无声,惠泽国计民生。新的梦想,展翅翱翔,只为擦亮这双更加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