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给地质工作带来了“春天”,面临这一大好形势和新的历史性机遇,作为贵州省地矿局地勘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团结领导班子一班人,在与时俱进抓改革、抢抓机遇谋发展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把不断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个“春天”里,辛勤耕耘,收获几多,感到欣慰。同时,也值得简要回顾回顾。
2003年初,由于工作需要,省地矿局党委把我从区调院院长、党委书记岗位调整到地矿中心实验室主任、党委书记这个新的岗位上来,从走马上任到下马卸任的十年间正好处在地质工作的“春天”里。上任伊始,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环境、新的期望和新的矛盾,如何抓住“春天”带来的新机遇,紧紧围绕局党委“管理上层次,形象上档次,技术上台阶,经济上规模”的“四上”要求,开创实验室的新局面,对我来说确是一项新的挑战,同时也是鞭策我的不竭动力。我深知“思路决定出路”是打开新局面之门的“金钥匙”,只要领导班子团结协作,认真领会并吃透上级精神,深入分析内外部环境,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并制定“上搭天线下接地气”的制度措施,充分发挥和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开创实验室工作的新局面。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主持制定了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25工程建设纲要”,并按计划逐步推进实施。
“25工程建设纲要”是实验室立足现状、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实验室工作安排部署的抓手。简要概括为25句话,即:实现二个“确保”,完成一个“目标”,做到两个“不误”,明确一条“思路”,树立一种“理念”,培育一种“文化”,营造一种“境界”,提升一个“形象”,遵循一条“原则”,深化四项“改革”,抓好一个“调整”,实施两项“战略”,规范三个“程序”,健全两项“规则”,做到三个“明确”,建立四个“机制”,提高五种“能力”,创造两种“环境”,坚持两个“并重”,加大两个“力度”,强化四个“统一”,狠抓两项“落实”,加强十项“工作”,塑造一块“牌子”,达到一个“目的”。这25句话的具体内容和含义是:
——实现二个“确保”。就是在上级的指导和帮助下,实验室领导班子要齐心协力,带领全体员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要确保第二轮国家级计量认证通过,二要确保申报“国土资源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资格授牌获得成功。
——完成一个“目标”。就是要通过组织保障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完成上级下达实验室的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和经济发展目标。
——做到两个“不误”。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周密的计划安排,有力的组织保障,做到2003年基地“搬迁、生产”两不误。
——明确一条“思路”。就是要在认真分析内外政策环境的基础上,明确实验室的经济发展思路,即:加强实验测试主业建设,走“立足地矿、服务社会”的内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通过不断提高分析测试水平和实验技术研究能力,切实发挥实验测试主业在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通过扩大实验测试主业服务领域和范围,着力运用市场营销策略,拓展生存发展空间,不断实现经济发展上规模。
——树立一种“理念”。就是要通过不断的职业教育及各种活动“载体”,教育和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客户是上帝,质量是生命,仪器是眼睛,技术是血液、精神是动力,形象是门面,创新是能力”的职业理念。
——培育一种“文化”。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培育以“准确检测、诚信天下,追求卓越、完善自我”为核心的组织文化,使之成为实验室员工的自觉行动和价值追求。
——营造一种“境界”。就是要在全体员工中着力营造“我靠单位生存,单位靠我发展”的思想境界。
——提升一种“形象”。就是要通过全面提高职工的职业素质、思想文化修养和实验室的软、硬件及内、外环境建设,努力提升贵州地矿实验形象。
——遵循一条“原则”。就是要在实验室的重要经济、技术事项决策中要遵循“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趋利避害原则,避免重大决策失误。
——深化四项“改革”。就是要按照企业化经营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实验室“机关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和财务资产运营制度改革”。通过改革,使实验室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抓好一个“调整”。就是要适时抓好实验室的产业结构和队伍结构调整,使之适应市场和政府的需求,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实施两项“战略”。就是在实验室的改革发展中,要积极实施“科技兴室、人才强室”两项战略,通过采取“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成才环境”、“引进来、走出去”、“加强对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以生产强科研、以科研促生产”等措施,实现实验测试技术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
——规范三个“程序”。就是在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规范“办公、办事、办文”的程序,做到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健全两项“规则”。就是要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实验室的《工作规则》和《议事规则》并严格执行,进一步规范办事、议事行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讲政治、守规则。
——做到三个“明确”。就是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要做到“管理部门职责明确、职工岗位责任明确、单位目标任务明确”。
——建立四个“机制”。就是要在实验室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民主的经济技术决策机制、反腐倡廉的预警机制、促进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提高五种“能力”。就是要通过不断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经营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参与竞争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造两种“环境”。就是要在实验室创造“公平竞争、处事公道、蓬勃向上”的人文环境和“整洁有序、美观协调、长期保持”的工作环境。
——坚持两个“并重”。就是要坚持“树立正气和打击邪气并重、重奖有功人员和惩罚懒散者并重”。
——加大两个“力度”。就是要在干部人事管理和财务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加大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力度”和“财务资金运营的监管力度”。
——强化四个“统一”。就是要强化对实验室的“财务资产、技术质量、资质资格、物权资产”的统一管理。
——狠抓两项“落实”。就是要狠抓上级安排部署和实验室“议定、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
——加强十项“工作”。就是要加强实验室的“干部思想作风、机关工作作风、人才资源开发、财务资产管理、方法技术创新、提升主业水平、注重市场营销、扩大服务领域、开展对外合作、融入地方经济”等十项工作。
——塑造一块“牌子”。就是要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土资源部的重点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在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析研究领域内,争取成为省内具有一流水平、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实验室。
——达到一个“目的”。就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质实验经济上规模,最终实现“提高职工生活质量”的目的。
纲举目自张,十年磨一剑。随着“25工程建设纲要”的扎实推进和措施落实,实验室的整体素质和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内外部环境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职工收入不断得到提高,主业服务领域及检测市场得到拓展,仪器设备得到大幅度更新,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经济运行质量良好,科研项目来源增多,测试比对能力增强,干部人才队伍茁壮成长,职工队伍比较稳定,领导班子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实验室成功地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资质换证复查、资质增项的现场评估和质量飞行(例行)检查,收获了一项又一项工作成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无论是在深化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基地整体搬迁、检测环境建设、质量体系认证、国家级计量认证资格换证,还是在申报“国土资源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授牌、国家实验室认可资质、地质勘查(实验测试、岩矿鉴定、选冶加工试验)甲级资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资质、地下水污染调查样品分析资质和“贵州省贵金属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等方面,均收获了满意的效果,走在全国同类实验室的前列。在加强主业建设、机构改革、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资产清查、安全生产、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实验室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