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验文化 » 美文鉴赏
【室史专栏】实验室选冶专业的恢复与省贵金属工程中心的建立历程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选矿室始建于1970年,首任主任溪可堂,历任负责人有陈登文、李鸿富、蒋维玉、许刚等。1993年后,地质市场严重萎缩,选冶室解散。

2003年,杨爱华同志到实验室任主任后,在三定方案中提出重新恢复选冶室,成立选冶开发部,开展选冶试验工作。

2003年-2004年,室党委任命何建练同志任选冶开发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组员有张宇旭和张历两人。选冶试验室是在碎样间中分隔出来的总面积不到50平方的三个小房间,试验设备都是1993年前留下来的老旧设备,由于已十余年没有使用,几乎都需要经过大修理后才能使用。在这样极端简陋的条件下,何建练同志带领部门员工完成了局管地质科研项目《HCOF无氰浸金工艺研究》和《贵州省地矿局105地质队贞丰某氧化型金矿可浸性研究》两个项目。

2004年2月,何建练同志因其他工作需要,调离选冶开发部。室党委任命我任选冶开发部主任。两名组员继续留在选冶开发部工作。我虽然曾经从事过铊矿湿法冶金研究、二氧化氯消毒剂生产研究等工作,但并非选冶专业出生,对选矿市场更是一无所知。在室领导的积极沟通和局刘家仁老师的努力联系下,获得了选冶专业恢复以来的第一个选矿项目――赫章县西洋铁业有限公司焙烧镁菱铁矿磁选试验研究。为了生存,选冶开发部甚至学习规范准备浮煤器具,开展浮煤试验。全年实现收入4.38万元。

2005年,是选冶开发部恢复以来的低谷期,组员张宇旭因看不到选冶前景,考研究生离开了实验室。当年主要开展丹寨汞金矿提金生产试验项目和福建枫福公司铁矿项目。取得收入仅2万元。

2006年,是选冶开发部奠定初步发展基础的一年。当我感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在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让选冶开发部参与测试中心洽谈的《水银洞金矿化学预氧化提金工艺工业应用研究》项目,随后又通过室领导得到局冯学士老总的大力支持,说服重庆地勘局川东南地质大队的总工程师邓富银,将重庆巫山高磷鲕状赤铁矿选矿项目委托给选冶开发部开展试验研究。当时的选冶开发部实际上不具备开发选矿试验的能力,摇床没安装好,也不会使用,磁选机也没有,我们就将矿石样品运送到广西实验室去做选矿试验,选冶仅有的两名员工全程参与试验和学习。选矿项目在广西实验室完成,湿法冶金项目在自己的实验室完成。在这一项目的带动下,选冶开发部陆续获得了几个选矿项目。当年取得选矿项目收入15.5万元,取得了一个小小的飞跃。选冶实验室也由碎样间不足50个平方的实验室搬到实验大楼一楼门面和七楼一间化学实验室,总面积约85平方。室党委将选矿开发部名称变更为选冶技术研究中心。

2007年,选冶中心再度实现又一个小飞跃。在上年完成的选矿项目成果的影响下,特别是物理选矿提铁-化学选矿降磷联合工艺显著降低了巫山高磷鲕状赤铁矿中磷含量的成果,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同,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室选冶开发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选冶开发部陆续承担了多个高磷铁矿脱磷项目试验。当年实现选矿项目收入38.28万元。

这一年,在朱立军局长的大力支持下,选冶中心为主编写的《贵州省贵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贵金属工工程中心建设项目获得省科技厅批准,获得项目经费100万元。向局申请的《含钒炭质页岩选冶实验室试验研究立项申请报告》获得批准。两个科研项目总经费达140万元。省科技平台建设项目和局科研项目的获得,为实验室选冶中心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选冶中心和省贵金属工程中心同步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职工人数增加至7人,选冶中心选矿试验室整体搬到实验大楼二楼,试验面积达800余平方,比之前增长近10倍。完成科研和市场项目8个,项目经费达93.35万元。最为重要的是局管项目“贵州省江古含钒炭质实验室选冶性能试验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最高浸出率达95%,净化沉钒与产品制备回收率达97%,总回收率87%以上,受理成功国家发明专利壹项。选冶中心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

2009年,选冶中心和省贵金属工程中心继续同步建设,是省贵金属工程中心建设的关键之年。这一年,选冶中心承担试验科研项目9个,项目经费达203.7万元,建成中试车间400余平方。最为重要的是炭质页岩型钒矿清洁提钒技术的突破,获得了镇远县江古钒矿提钒扩大试验项目,这是实验室选冶中心承担的我局历史上最大的选矿项目。这期间得到了王林副局长、周琦总工的亲切关怀与指导。同时,实验室选冶中心申请的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发表科技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篇。

2010年,是选冶中心和省贵金属工程中心开花结果之年。《江古钒矿扩大连续试验研究报告》于2010年6月12日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为主审专家的专家组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江古钒矿扩大连续试验“研究制订的新工艺流程合理,技术路线新颖,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省贵金属工程中心于2010年7月1日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组织专家验收,省贵金属工程中心获得授牌运营。选冶中心(省贵金属工程中心)签订试验科研项目10个,项目经费达336万元。我本人获得2010年度省地矿局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纵观实验室选冶中心8年的奋斗发展历程,从几乎一无所有发展到省贵金属工程中心这一省级科技平台获得授牌运营,试验面积从不到50个平方拓展到1200余平方,试验经费从最低的2万元发展到336万元,保持连年翻番的快速增长态势,试验设备从90年代之前留下的几台老旧设备发展到新增137台套,170余万元的办公与试验设备。选冶中心(省贵金属工程中心)的发展,是实验室发展的一个缩影,

她得益于室党委的关怀培养,得益于局领导和各级职能部门的悉心指导,得益于室各兄弟部门大力帮助,也是我们选冶团队努力拼博的结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