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22岁的我从成都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工业分析专业后,分配到贵州省地质实验研究所(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前称)工作。我是坐落于凯里101地质队的子弟,能分配到省城工作,心里觉得非常的幸运和高兴!
上世纪90年代,贵州地矿系统都是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受各方面条件影响,整个经济情况都不景气,各单位也存在不少的待岗人员。1993年12月实验室响应局“走出去”的号召,与贞丰县政府办、北海海宇贵阳公司三家合股,创办了贞丰冶炼厂,主营黄金冶炼,由北海海宇贵阳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实验室负责生产技术。我报到后,服从单位安排签订了5年的贞丰冶炼厂工作合同,经过一周的室情教育和岗前培训,在对省城还没来得及熟悉就开始了一去14年的贞丰工作经历。
单位吉普经过7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了年产黄金万两县——贞丰。厂里的条件让我大吃一惊,厂区只有400平米,加上实验室的陈静波和张仲文老师共有11人,我与5名工人同住集体宿舍,洗澡只有一个露天的龙头。黔西南州七县一市均有炼金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因为货源不足,贞丰冶炼厂大多处于停产状态。三天后,因炊事员辞职,厂里安排我代行炊事员职责,从采买、烹饪、收拾一条龙服务,经过近三个月的锻炼,我这个家中的老幺、不干家务的小白也练出了一手的厨艺,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想到一个大学生到那么远的艰苦环境来干炊事员,其实心里也茫然过,但想到和与父辈长期在西藏更加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工作相比,也就释然了。
1995年12月,因连续亏损,厂董事会决定由实验室全面管理贞丰冶炼厂,室抽调时任办公室主任宦炳佳同志任厂长,我也跟着张仲文老师开始学习分析和黄金的提纯的技术。宦厂长对外与贞丰县政府各部门不断沟通协调,对内强化管理,凝聚人心,冶炼厂业务开始逐步增多,内部管理也逐步规范有序。张工也用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断优化生产流程,缩短生产时间,提高黄金回收率。1997年9月,贞丰冶炼厂获省人民银行金锭99.5%免检资格。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冶炼厂经济情况逐步好转。1998年底,宦厂长和张工因工作需要调回贵阳,董事会决定由我任副厂长主持工作。1999年10月,我被提拔为厂长。
这时我深知肩上的压力,一是贞丰县内的黄金产量呈下降趋势,完成经营任务压力极大;二是冶炼厂员工除我外均为外聘职工,黄金作为高价值产品,内部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压力较大;三是客户和政府各级部门维护和协调难度很大。
经过与董事会领导汇报、商议,确定了下一步工作方向。首先,积极以向贞丰县外拓展业务。在半年时间里,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并上门拜访了黔西南州30余家矿山,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手机还未普及,很多矿山还没有信号,记不得坐了多少乡镇班车、三轮车、摩托车,记不得有几次天黑了在农户家投宿,记不得有几次矿山人员和农户用怀疑的眼光审视自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冶炼厂县外的客户开始逐步增多。第二,缩短结算时间。受自有资金不足影响,以往结算是等冶炼厂加工提纯交售人民银行后进行结算,周期往往为半月左右,通过与贞丰几个国有金矿协商,以解析费适当让利的方式延缓结算时间,用他们的售金款作为短期流动资金,对外承诺客户的载金炭到厂后,八小时提供分析结果并现金预结算,载金炭副样可凭省地矿中心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最终结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室良好的声誉和“一站式”体验服务逐步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任。第三,优化内部管理。在内部进一步完善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工作制度,进一步细化含金物料的管控措施和工作规则,最大限度防止偷盗事件的发生。第四,积极协调政府各管理部门的关系。当时冶炼厂地方管理部门有黄金局、环保局、工商局、税务局、安监局、质监局、消防等部门,通过经常性的汇报和沟通,工作也得到管理部门认可和支持,为冶炼厂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提高了保障。
那时,我既是厂长,又要接待,还是分析员,还兼提纯工和出纳。我只有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断延长工作时间,保持24小时候勤状态。印像最深刻的是两天有7家客户送炭,硬是每次接待后连夜完成分析,最后一家客户结算后我已经48小时未合眼,通宵工作也是家常便饭。最有成就感的是从冶炼厂2000年至2008年撤销,没与一家客户产生载金炭分析结果纠纷。回想那时的工作干劲,我想是地质“三光荣”精神的传承,也是组织和同事的关心的结果。每年单位领导、工会都会到冶炼厂慰问一线基层同志,2003年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每次回到实验室同事们的热情都让我有回家的感觉。
2008年5月,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叫停小金矿开采,同年底,省地矿局批复同意撤销贞丰冶炼厂。2009年8月,我回到实验室,任总工办副主任。单位也将我的妻子从贞丰调到实验室。当时总工办负责经营和质量管理工作,我主要是对接确认测试中心划拨事宜,协助赵平主任工作,熟悉实验室管理体系。实验室当年实现经营收入1170万元,我也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10年2月,为提升煤质检测能力,实验室决定筹建煤质检测中心,我任煤质检测中心主任,在实验室副主任朱志雄领导下,经多方调研,2010年4月向室提交《煤质检测中心筹建报告》,实验室也向省地矿局提出了《筹建煤质检测中心、完善煤质分析试验项目、提升煤样分析试验能力》的项目申请,得到了局的批准和资金扶持。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完成项目总投资342万元,完成煤质检测实验室环境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DZ/T 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中要求分析试验项目所需仪器设备的选型、采购和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及人员现场操作培训,建成了满足DZ/T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要求、技术装备先进的煤质检测实验室,并于2011年5月通过的省级计量认证(扩项)。2010年7月起,煤质检测中心先后调入何建练(任技术负责)、陈阵、李守权、罗浩、曾永平?、张蕾等五人,因工作量太大,2011全年煤质检测中心实行6天上班制,经过大家的艰苦努力,当年实现经营收入298万元,利润70万元,实现当年建成、当年认证、当年见效。
2012年2月,我服从室党委安排调入室行政办公室任主任。我在党政办主任谢耘的倾力帮助和言传身教下,积极学习办公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加班加点,硬是用十天时间完成了主任工作报告的起草及目标任务的分解。在工作中,不断向领导和同事学习请教,用较短的时间适应新岗位的需要。同年8月21~24日,我作为筹委会办公室主任,成功地举办了2012年西部(西南、西北)地区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协作会议。来自西部(西南、西北)地区地矿、有色、冶金等24个地质实验室的主任、书记、总工等代表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在我室和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会议顺利完成了预定议程,取得圆满成功。在北京路基地及地矿新庄新建住房分配销售过程中,我作为实验室北京路及地矿新庄新建职工住房分配销售工作组办公室主任,在室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及时成立了北京路及地矿新庄新建职工住房分配销售工作组和监督组,耐心听取职工诉求,积极进行正面引导,准确、及时的向职工发布分房的有关信息,认真解释局新建住房分配销售的有关政策,保障了局北京路基地及地矿新庄新建住房分配销售的有序进行。
2014年11月,室党委任命我为主任助理。2017年12月,组织调我任测试中心主任,12月底我被提拔为实验室副主任,分管生产经营工作。测试中心是实验室人数最多的最大生产单位,也一直是实验室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当时实验室承担的贵州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的分析测试工作即将开始,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对我室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政治任务。到测试中心报到3天后,通过调研,创新了生产方式,按照测试方法体系成立11个小组,明确项目生产期间实行每周6天上班制,每天工作时间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同时从其它科室抽调9名同志充实到生产一线。经过全室的共同努力,于2018年1月底完成第一阶段土壤的分析任务。随着项目验收时间的变化,原来按最大量每天500件设计已不能满足项目需求,需要每天1000件才能按时完成任务。一是是构建流水线生产组织方式,实行称样、前处理、检测、数据处理等相对独立的生产组织,联系贵州师范学院、贵阳学院、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理工大学等高校,将我室作为实习生基地,学生经过培训后充实到生产一线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称样、前处理等岗位,最多时有100余名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解决了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将责任到组,按照任务总量倒排工期,实行每组每周任务包干制,工作时间自行安排,构建你追我赶的生产氛围。如定氮组因项目较多,为完成生产任务,全组一个半月实现三班倒的工作方式,人休息设备不休息。三是从广西地矿中心实验室引进碱融分析技术,将原来独立的3个分析体系合并为1个,极大的提升了分析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四是按照新分析体系需求优化场所布局,紧急购置了一批仪器设备,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
2018年在承担贵州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繁重的生产任务的同时,我室还承担了贵州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项目2.5万余件和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农用地背景调查项目1.3万件的样品分析任务。(10月,我不再兼任测试中心主任)。在室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带领下,通过全室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最高实现每日1350件样品检测任务,至2019年5月,按时完成23万余件样品分析工作,很好的完成了贵州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各类分析任务。
完成贵州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和贵州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项目两个大项目后,受地勘主业下行影响,实验室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处境。2020-2021年,实验室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地质实验工作从传统的矿产勘查、提供资源保障,向资源、环境、农业等多领域、多门类延伸转变。连续中标黔南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农产品加密调查、平塘县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等项目。承担了平塘县、贞丰等39个县的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项目。承担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地下水质测试项目(贵州、云南省部分)、珠江流域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监测等项目。被省生态环境厅指定承担贵阳市和黔西南州多个地块“贵州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试点工作。承担《食用菌发展规划区质量安全普查》项目中食用菌栽培基质、生产用水与土壤样品的分析测试等。2020-2021年,农业、环保等领域的业务产值均超过主业,也超额完成了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2022年,实验室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服务四新主攻四化,高质量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效果明显。一是服务新型工业化。聚焦主业主责,抓好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贵州锂资源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贵州磷、锰、铝优势资源成矿规律与快速高效智慧化勘查技术研究及示范”、“贵州稀土、氟、钡等特色资源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 贵州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毕节试验区矿产资源普查以及磷矿、铝土矿大精查等实验测试工作。二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承担了《贵安新区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贵州省“十四五”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和省级监测点运行维护与监测》《2022年珠江流域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监测(检测)项目(包组2-贵州)》《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2022年度地下水质测试(贵州省部分)》等项目测试工作,为贵州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三是服务农业现代化。组织完成了贞丰县、平塘县耕地生产障碍修复项目的整体验收工作,同时完成了长顺等11个县耕地生产障碍修复项目的检测数据验收工作;入选贵州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第一批省级质控实验室,编制了《贵州省土壤三普内业样品流转检测化验质控方案》,组织专家对1个样品制备实验室、5个样品检测实验室开展多次现场质控检查工作,为贵州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试点工作质量保驾护航。
至2023年2月底,全室干部职工继续发扬耕调精神,加班加点,按时提交检测数据,贵州锂资源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