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验文化 » 美文鉴赏
【室史专栏】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当接过前任党委书记递过来的交接棒,将地矿实验室党政工作一肩挑的时候,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回想当年未满22岁的我,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踏入实验室,从基层测试技术人员走上管理岗位,一路坎坷,风雨兼程,迄今已有30多年矣。从初出校门的青涩到如今的沉稳,我见证了地质实验事业的低谷、复苏、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历程,在繁复的实践淬炼中不断成长,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

众所周知,实验室是以岩矿测试、水质分析、煤质分析、岩矿鉴定及贵金属珠宝检测、选冶加工试验等实验测试工作作为传统服务领域的单位,是省内唯一的国土资源部部级质检中心。同时在国土资源依法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合理利用过程中,承担着检验、测试、试验、测量、评价工作,是部行政执法、质量监督、仲裁检验测试、评价的技术机构。实验室秉承这一重托,通过招投标获得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贵州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6个,项目经费占全年经营收入50%以上。标志着实验室从过去单一服务于国土资源向服务于农业、环境等行业延伸,服务领域得到实质性拓展。耕调任务的获取,给实验室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如何保质保量完成检测任务也成为当时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我们积极筹划成立耕调项目领导小组,细化测试工作安排。我们及时召开项目攻坚动员会,深刻阐述耕调项目的重要性,激励大家积极投入到耕调项目,特别鼓励部分精力充沛、有过测试经历的机关人员参与到耕调项目当中,构建“全员参与、整体联动”格局。我们优化检测资源配置,及时购进新设备仪器、安装空调确保温度稳定,测试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完善工作制度,一改测试中心一直以来的弹性工作制度,实施仪器不停、职工班倒,实时统计上报工作量,从时间和效率上双管齐下。我们努力寻求合作点,积极主动与各高校联系交流,一拨接一拨的实习生轮战实验室,加入到实验室耕调项目当中。我们完善生产经营激励竞争机制,加大了向一线耕调项目人员薪酬倾斜力度,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干好项目的积极性,切实保障一线生产人员的工作待遇。我们细致核算用工成本,尽力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支出,节省项目经费,为实现单位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我们积极培养地质实验科技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在岩石矿物测试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项目管理等重点领域,努力培养团队的生产、科研能力及项目实施能力,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分析会,对检测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研讨分析,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指导后续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难忘的耕调项目实施期间,我常常夜不能寐,辗转难眠,顾不了生病的丈夫,每日坚守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协调解决大量盐酸、硝酸等管控试剂的购买与使用,创下了每天1200件共23项指标的表层土分析历史纪录。全室干部职工的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也时时感动着我。有因为工作不得不将孩子全权交给午托班、晚托班的测试中心技术负责陈菊,有放弃产假全心投入工作的许莉莉,有鲜少休息最终累倒在岗位上的生产经营科副科长李守权,还有大批每日工作10小时以上,加班到深夜三点而第二天一早又出现在办公室的测试中心人员...正是有着这批爱岗敬业的职工队伍,保障了耕调和详查项目按期推进,彰显了这支队伍打硬仗的实力。

当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让多彩贵州天更蓝地更洁、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我深知,我们实验室大有可为了,因为我们拥有雄厚软硬件优势,重点体现在保障土壤、地下水安全,改善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等方面。为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我带着副主任、总工及测试中心负责人先后到省农业资环站、黔南州环监站、地调院等系统内外考察,通过与其联系交流,找准客户需求点,争取到多个农业项目。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先后中标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云南、贵州两省样品分析测试任务,有力支撑了地质实验事业的转型发展。按照合同要求,所有检测数据需于当年10月底前提交。这无疑又是一场极具挑战性的硬仗。为全力统筹好各项工作,我时刻保持着精力充沛的工作状态,及时处理各种棘手的难题。回到家,又作为实验测试专业组组长赶着审阅地下水检测技术方案及迎接地下水专项考核检查,工作压力和饮食的不规律,短短一月内,我居然暴瘦了十余斤。国庆期间,多年未见远在天津的姐姐到贵阳探望年迈的父亲,本应利用长假好好陪伴家人,但因为工作需要,我将接待姐姐、姐夫的事情交给丈夫和妹妹,匆匆赶往十多公里以外的新庄测试大楼驻守。路途中,我内心五味杂陈,深感对不住远来的家人,好在他们的理解又给了我些许安慰。在灯火通明、人员穿梭的测试大楼,60余名干部职工坚守岗位,无一缺岗。我逐一到测试大楼车间检查,询问职工工作情况,了解大家上下班交通、加班期间用餐等情况。当我得知,检测人员张安丰的两个孩子患病发高烧到40多度,贏弱的妻子几乎累倒,依然守在仪器旁...他们同心同向毫无怨言的付出,带给我强烈的震撼和感动。

群策群力,无坚不摧。我们完成了采集的地下水样品进行水质测试和综合分析,为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和地下水演化研究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项目的完成,带给我们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提高,更是科研力量的升华。我们参与研制的三种农用地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和两种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可提取态标准物质获得了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颁发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证书,解决了目前国内农用地土壤标准物质在土壤类型、土壤污染源类型、定值成分和含量水平等方面短缺的现状,填补了国内农用地土壤成分和重金属元素可提取态相关标准物质的研制空白,其中土壤重金属元素氯化钙提取态标准物质研制填补了国际空白,为实验室向科研领域进军、构建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根基。

在贵州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贵州省农用地污染详查项目超负荷完成后,任务断崖式下降,怎么办?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我知道,没有退路,只有乘势而上,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是我们实验室必行之路。我和班子成员一起,积极加强与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省工信厅等部门的沟通,我们积极奔赴遵义、铜仁等地努力拓展服务领域。尤记得,我和同事去“多彩贵州饮用水”水源地踏勘检查,细雨蒙蒙地面湿滑,我鞋底沾了泥,走在山间小路上,犹如踩着溜冰鞋攀爬。一不小心,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幸亏我及时用左手撑住了身体,才幸免从陡峭的羊肠石坡上滚下去。当时左臂隐隐作痛,但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一切等项目检查结束再说。回单位后,我左臂疼痛未见缓解,日渐严重,在强仍疼痛连续进行几天的线上人才招聘后,班子成员劝说我去医院细致核查。放下手中活,我匆匆赶往白志祥骨科医院,经医生反复检查,这不是脱臼而是重度骨折,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好在科技发达,经钻骨打孔拼接,半年修养基本恢复。值得欣慰的是,在局年度绩效目标考核考核工作中,实验室连续三年获得了局考核一等奖。

成绩面前,我明白,必须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在党建引领、主业建设、人才队伍和提质增效等各项工作中持续发力。我们立足现有的自然资源部地质实验科普基地,联合省地质学会、省反邪教协会、乌当区科协和省环境监测院省科协等单位深入中小学开展“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和科技工作者日等科普活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宝石鉴赏和反邪教知识等,彰显了室公益职能,夯实了地质实验品牌,呈现生产经营和公益服务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势头。

正所谓,计划不如变化,8月,省财政厅发文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这对实验室承接的20余个县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地下水监测项目无疑是仍痛割爱。国家政策的制约,我们不得不退掉已承接的政府项目和正在实施的项目的部分任务,还得配合甲方做好整改工作衔接。我和班子成员一起想办法,寻出路,认真分析单位在经营管理、化解债务债权风险等方面存在的隐患;我们积极与同行业实验室交流合作,努力寻求发展空间;我们鼓励科研人员加速转型,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下功夫。立足实验室现有的资质能力和专业优势,我们在公益职能转变上展能力促转型。我们积极参与贵州省饮用水协会发起的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大数据赋能培训”,为90余家企业负责人提供水质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现场培训,增强饮用水企业生产环节中的质量把控意识,提升中小型饮用水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也再次扩宽了服务领域,提升了单位知名度和影响力。

   新时代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我将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学以笃行,勇毅前行,以加倍的努力和付出,奋力开创地质实验事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